很多人會覺得這種比賽不就是一直騎,不是很無聊嗎? 但參加比賽,除了騎車之外,如何克服困難、達成目標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!!
比賽資訊
- 官方網站:http://tstc.myweb.hinet.net/constitutions/constitutions.htm
- 比賽日期:10/24 早上 6 點到 10/25 凌晨 2 點,共 20 小時。
- 比賽路線:台東市 - 台 11 線 - 花蓮海洋公園折返 - 台 11 線 - 台東市,共 308 公里。
- 路線起伏:根據官方資料,最高點約海平面 80 公尺,最低點約海平面 18 公尺。
跟瘋 200 台北相比,瘋 300 台東比較容易的地方有:
- 路線較平緩,瘋 200 台北的最高點在北宜有 600 多,而瘋 300 最高才約 80。
- 天氣較舒服,瘋 300 是辦在舒服的秋天,而瘋 200 則是辦在熱死人的夏天。
- 由於是在台東舉辦,而南下到台東的旅程是很累人的,因此南下的行程安排就特別重要,不然還沒比就會先累翻了。
- 要在賽前去台東勘查補給點並不容易,而網路上不見得有充足的資訊,如果帶太多的補給品會平白浪費體力,但是如果沒水可喝,體能又可能會快速下降!!
- 沒有 300K 的經驗,在參加瘋 200 之前有騎過一日雙北(240KM/20H),所以比較有信心完成瘋 200,但是沒有 300K 的經驗,就比較沒信心完成瘋 300。
- 小摺的特性是爬坡較省力,但是平路速度會較慢,所以上次的比賽小摺還能發揮優勢,這次是完全處於劣勢!!
賽程計畫
雖說 300 公里跟 20 小時是不會變的,但如果根據過去的一些經驗及已知的條件來規劃賽程,會讓心理壓力減少許多,也比較容易掌握自已的步調。
- 預計完成時間:為了保留一些時間處理意外狀況,而且也不想真的騎 20 個小時,因此暫訂會是用 18 個小時騎完。
- 用餐時間:早餐理論上會在出發前就解決掉,可是賽途中還是要解決午餐及晚餐,不過沒那麼多時間享用大餐,所以暫訂各用半個小時,共 1 個小時用餐。
- 休息時間:這個時間包含等紅綠燈的時間,基本上這個時間是很難估算的,特別是等紅綠燈的時間,要看個人運氣,粗估的方式就是航速的 2/3 為均速。
- 前半段與後半段:根據上次的經驗,出發的速度會是 30 KM/H,這會讓前半段的時間變短,但相對的後半段會比較沒力,時間會變長,粗估是會提早半個小時到折返點。
從這些數據看來,這會是場硬仗吧,上次在北海岸那段,也許是天氣太熱了,時速只能勉強維持在 22 KM/H 而已!!
(如果是以 19 個小時計算,那前半段航巡會是 26.47 KM/H,後半段航速則是 23.67 KM/H)
賽前練習
(由於我不是專業的選手,也沒有教練,所以只能從雜誌或網路上來吸收資訊,正確的資訊還是請向專業人士請教)
- 比賽前一、二週的晚上練騎一個小時,目的是在讓身體習慣於騎車。
- 比賽前一、二天,全完休息不騎車,讓身體蓄積比賽所需的能量。
- 假日可以跟車友進行長程的練習,順便培養默氣,但以避免傷害為原則。
- 以練迴轉速為目標,畢竟相同速度下高迴轉速會比重踩省力,特別是這個比賽不太需要爬坡。
- 多喝水,血液能將身體的熱帶到四肢發散,而太濃的血液會降低效率,多喝水以免血液太濃。
- 早點睡,睡眠能產生隔日所需的能量;平常上班需要的能量不多,晚點睡也沒關係,可是比賽需要大量的能量,長期早點睡才能蓄積足夠的能量。
- 吃麥片,哈,這是瘦身用的,我想少一公斤應該能多騎十公里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